出國免14天隔離!關於旅遊泡泡,你最好先搞懂這些事!

在新型冠狀病毒COVID-19全球的肆虐下,各國時不時都會有疫情爆發的新聞產生,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現況,那就是只要出了家門就要隨時隨地戴上口罩,以及出國旅遊短時間內是不會有機會的。仍舊有少數的航空公司有航班,給予那些需要出差、因家庭緊急情況而需返國,以及醫護人員前往疫情熱點,協助治療病患和觀察目前的病毒傳播狀況。

對於那些需要在國際間旅行的人,通常下機後需要14天的自我隔離,以查看是否出現任何冠狀病毒症狀,這對於返回自己國家的人們來說很有效,但對於大多數因為公務需求的商務人士而言,在裡面度過14天並不是他們所樂見的。另外,也是為了因應如出口和觀光產業的一落千丈,造成經濟下滑與失業率攀升。

所以這時,誕生出了「旅遊泡泡」的概念。

Photo by Macau Photo Agency on Unsplash

什麼是旅遊泡泡?

所謂的旅遊泡泡,也稱為旅行橋接或新冠肺炎走廊,直接豁免了需要長達14天的觀察期,是在這波疫情之下產生的專有名詞。 一般來說,這是在感染人數偏低、具有一定醫療資源與實力、可承受泡泡破滅所帶來風險的國與國之間,有條件的同意開放彼此邊界,但與其他國家仍舊保持鎖國的封閉狀態,人們可以在泡沫中自由穿梭移動,不得從外部進入。

要建立起旅遊泡泡,國家們彼此之間確實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信任,包括廣泛的測試、接觸者追蹤和有效的隔離,已能夠適當的控制疫情。

擔任英國牛津大學社會流動和方法論的研究人員Per Block則說, 旅遊泡泡這個想法,足以讓人們有更多的自由卻又不會造成額外的傷害。他認為這其實算是一種社交泡泡,人們在此擴大隔離區,而這裡面包括更多他們認為安全的人,甚至可能是減緩冠狀病毒單方面隔離的有效策略。

因此,Per Block指出,旅遊泡泡最容易形成的時間是「當兩個國家的國內已沒有更多感染案例或長天數確診人數皆為0的情形下,允許來自另一個國家的旅行者風險就會變得非常低。當然,目前在全球無一國家倖免的狀況下,這並不意味著低風險旅行需要等待,在長時間的一昧鎖國下,不只是人民,就連國家的整體發展也會大受影響。

Photo by Victor He on Unsplash

旅遊泡泡也有分種類

對於大多數旅行者來說,「自由旅遊泡泡」是他們的夢想。 旅客可以像往常一樣在各國之間飛行,而無需採取冗長的隔離措施。 一些國家也確實要求抵達目的地進行測試,以確保乘客沒有攜帶病毒,這可以幫助使這些旅遊泡泡持續。自由旅遊泡泡的最佳範例是歐盟,為了挽救旅遊業而允許在境內旅遊,代表著可以不受限制地登機並在歐盟任何地方旅行。

然而,在歐洲以外的國家,這樣的自由旅遊泡泡形式幾乎是不存在的,那是因為歐洲的大多數國家與地區傳播的COVID-19病毒類型相似,發生時間點也極為接近。 但是,其他國家的新冠肺炎COVID-19感染時間不同且持續傳播擴大中,不適用此一旅遊泡泡形式。

另一種則屬於「限制性旅遊泡泡」,那是因為商務旅行對於公司和政府來說至關重要,為了便利商務人士的出差而開放了邊界,允許來自低風險國家的旅行者入境。但是入境的標準仍舊很高,必須是因為重要的業務工作,而且仍然需要一定天數的隔離和住進防疫旅館。

其實有不少國家會利用這種性質的旅遊泡泡,重新開啟少量的國際航班,從而允許進行有限的雙邊旅行。大多數情況下,也會允許該國的公民和長期居民返回,他們可能是因為求職工作或受教育的原因。由於許多國家尚未恢復定期的國際航班,在此之前,只能以旅遊泡泡來因應。

Photo by JESHOOTS.COM on Unsplash

旅遊泡泡對於經濟上的幫助

首先,最為直接的正面影響就屬各國的旅遊業。波羅的海三國──愛沙尼亞、拉脫維亞和立陶宛,於2020年5月15日就率先解開國境封鎖,是最先發起旅遊泡泡的創始者。

緊接著在2020年Q4,澳洲與紐西蘭因為彼此的防疫有成,就有提出共推旅遊泡泡,因為澳洲人民占入境紐西蘭國際旅客的總人數近四成,而旅遊業是該國最大的產業。雖然今年初傳出紐西蘭的一位歸國旅客感染了南非變種病毒,而這項消息一出,澳洲也立刻表示暫停與紐西蘭的免隔離旅遊泡泡計畫,然而國內疫情一旦和緩,他們所發起的旅遊泡泡勢在必行。

那是因為根據統計,兩國的人民一直是彼此旅遊業的主要來源,這可是攸關國家整體收入的一筆鉅款。其次是紐西蘭與澳洲長期一直有密切的經貿往來,再加上紐西蘭人民會前往澳洲尋找工作,以上這些諸多因素,令兩國之間的合作肯定不會貿然斷線。

紐西蘭與澳洲的旅遊泡泡合作只是一個試金石,相信這股趨勢將會逐漸擴大到包括有感染該病毒的其他國家,甚至包括亞洲的諸多國家,無論是依據觀光旅遊業,還是彼此的貨物進出口產業商貿,旅遊泡泡此項開放舉措有助國家間逐漸恢復交流互訪。

Photo by Ross Parmly on Unsplash

旅遊泡泡真的可行嗎?

旅遊泡泡可以說是在這波疫情影響下國外旅行的新型態。儘管世界各國依然遭受病毒侵襲,病毒也傳出有變異的情形發生,目前尚無法對所有旅客開放邊界,但是旅遊泡泡不失為是目前沒有辦法中的辦法,也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。

對於旅行者而言,令人欣慰的好消息是旅遊一事已經露出曙光,這樣的旅遊泡泡標誌著我們可能很快將再次安全,可持續地探索世界;不幸的是,除非減少感染人數,否則遊客的信心將繼續成為一個問題。

眾所周知,新冠肺炎COVID-19實屬於極為狡詐的病毒,感染者可能在症狀發作之前或出現症狀時就傳播病毒,或是原本檢驗結果為陰性,經過多次採檢後突然又驗出陽性,簡直就是防不勝防。僅僅是一名患者就足以創建一個感染群體,反覆測試和詳細追蹤入境的任何人都非常重要,但是真的能做到滴水不漏的地步嗎?我想,光是掌握入境的每個人足跡都已實屬不易,除非是像中國大陸在全境裝設天眼監控系統。

最明顯的例子為香港與新加坡之間的首個亞洲旅遊泡泡,在正式開啟的不到24小時內就喊卡,這是因為在同一天,香港境內的本土感染人數來到了近三個月的最高確診案例。

任何一個國家的確診人數上升都可能導致泡泡破滅,並再次迫使邊境關閉,當全球施打疫苗人數達到一定比例或找到治療方法之前,似乎是暫時性的解藥。

--

--

Mr. Rich@分享每一刻。生活處處有驚喜

於媒體業任職旅遊記者打滾多年,最熱衷於介紹國內與國外的旅遊住宿、景點特色,極為講究整體品質,非好物絕不推薦!自己旅遊只會選擇入住有特色或自己喜愛的品牌飯店,時常想賴在飯店內不想出門,這也導致出遊住宿費過高,不過很樂在其中,選擇自己喜歡的,這才是真正的旅遊。https://fokoinside.com/